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發布時間:
2025-06-16 08:41
中國證券報
央行今日將開展4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期限為6個月
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6月13日消息,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6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將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4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期限為6個月(182天)。
科技創新債券發行有望擴容增量
自5月7日人民銀行和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后,市場各方反應熱烈。專家表示,科技創新債券有望繼續擴容增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資產荒問題。同時,長期限科技創新債券的占比也可能提升,更好地匹配科技企業投資周期。
5家保險資管公司 最新業績出爐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2025年一季度,五家保險資管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約26億元,同比增長近8%;合計實現凈利潤約11億元,同比增長約23%。
創智芯聯擬赴港IPO 曾籌劃A股上市
創智芯聯是一家金屬化互連鍍層材料和關鍵工藝技術的方案提供商。招股書顯示,創智芯聯此前計劃在A股上市,2023年12月啟動A股IPO上市輔導,2025年5月撤回上市輔導。
上海證券報
并購整合提速 科創板助力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
在業內人士看來,自“科創板八條”提出“更大力度支持并購重組”以來,科創板集成電路公司并購重組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并且在交易結構、并購標的、整合方向等多個方面,展現出新特征,引領并購市場的發展新方向。
“耗不起”的補貼 “高息高返”模式被叫停 汽車金融迎深度調整
業內專家分析,這種以高額返傭驅動的營銷模式不僅擾亂市場秩序,更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隨著監管部門重拳出擊,汽車金融市場正迎來深度調整。未來,汽車金融市場將回歸服務本質,通過科技賦能和差異化競爭實現健康發展。
首批科創債ETF將上報 債市指數化投資趨勢顯著加速
債券指數化投資時代正在加速而來。繼年初首批8只基準做市信用債ETF成立后,債券ETF有望再次迎來新品。據悉,多家基金公司厲兵秣馬,即將上報首批科創債ETF。此外,債券ETF總規模突破3000億元,迭創新高。隨著債券創新品種的持續推出,債券市場有望吸引更多資金入市,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千倍認購倍數頻現 港股打新火熱
今年以來,多個現象級IPO在港交所上市,增量資金不斷進入港股市場,推動打新市場持續火熱。據港交所統計,今年前5個月,共有29家公司在港股上市,IPO集資額達到777億港元。這一融資額已躍居全球第一。
證券時報
深圳有望試點紅籌股二次上市 市場靜待細則出臺
多位專家以及市場人士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政策是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協同、服務實體經濟的一項關鍵舉措。伴隨港股優質的科技公司回歸A股,將進一步增強投資者對我國資本市場和科技資產的投資信心,有利于我國資本市場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發展。
構建立體治理體系 平衡AI技術監管與發展
據了解,專項行動第二階段將聚焦利用AI技術制作發布謠言、不實信息、色情低俗內容,假冒他人、從事網絡水軍活動等突出問題,集中清理相關違法不良信息,處置處罰違規賬號、MCN機構和網站平臺,進一步防范AI技術濫用風險。
上交所:扎實推進“科創板八條”落地落實落細 多措并舉與市場各方共筑科創之基 共建科創“新生態”
上交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苑多然近日在上海參加公開論壇時表示,上交所將扎實推進“科創板八條”落地落實落細,一體推進各項制度深化改革,增強制度包容性和適應性。
A股系列指數定期例行調樣今日生效
6月16日為A股系列指數定期例行調整的生效日。此次調樣的指數包括上證50、上證180、上證380、科創50等滬市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深證100等深市指數,以及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中證A50、中證A100、中證A500等跨市場指數。
證券日報
避免非理性炒作 上市公司發布“停牌預警”值得提倡
停牌核查的觸發條件一般是上市公司股價出現異常變動或是公司出現重大事項。其目的是保護投資者利益,防止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不過,由于停牌期間投資者無法進行買賣操作,資金被凍結,因此,股票突然停牌也是投資者最擔心的問題之一。
多個A股指數樣本調整釋放了什么信號
6月16日,多個A股市場重要指數完成樣本調整,此次調整涉及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深證100、創業板50、上證50、上證180、上證380、科創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等極具市場影響力的指數,備受市場矚目。
證券業挑起科技金融“重擔” 三大頭部券商獲批合計398億元科創債額度
科技創新債券(以下簡稱“科創債”)作為一種創新性金融工具,憑借其精準的資金投向和靈活的融資方式,已成為金融精準滴灌科技創新企業的重要渠道。近日,多家頭部券商獲批百億元級別科創債發行額度。
東山精密擬59.35億元收購索爾思光電 布局光通信領域
本次交易采用“股權收購+可轉債認購”的雙軌模式。具體來看,索爾思光電100%股份收購對價不超過6.29億美元;其員工期權激勵計劃(ESOP)權益收購對價不超過0.58億美元。同時,為支持索爾思光電日常經營及償還存量債務,東山精密擬認購不超過10億元的可轉債。
人民日報
兩部門出臺12條政策措施深化兩岸金融領域融合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若干措施》,著眼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助力兩岸交流交往交融。
《政務數據共享條例》助力打破“數據孤島” 打消“供數”疑慮 規范“用數”行為(政策解讀)
政務數據共享,既增進了部門間的業務協同,也讓群眾更省事省心。近日,國務院公布《政務數據共享條例》。國家數據局數據資源司司長張望表示,條例將成為打破“數據孤島”的關鍵抓手,是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引擎。
經濟日報
織密低收入群體兜底保障網
經濟日報頭版文章指出,隨著政策不斷完善,這些年,幫扶低收入群體的力度、精度、溫度顯著提升。幫扶對象從低保和特困人員,延伸至低保邊緣家庭成員、剛性支出困難家庭成員等各類低收入人口;對象認定通過“大數據比對+鐵腳板摸排”,讓“人找政策”與“政策找人”相結合;幫扶內容也不再局限于物質幫助,而是“物質+服務”綜合救助……總體上看,社會救助體系逐漸從“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風險、促發展”拓展,兜底線、穩預期的作用更加凸顯。兜底幫扶低收入群眾,體現著民生厚度,滲透著政策溫度。當制度設計始終以改善民生為標尺,當群眾的問題清單轉化為改革的責任清單、任務清單,當一項項民生政策落地見效,必將讓更多百姓擁有更加充足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協同共治金融詐騙新“馬甲”
金融詐騙又出新手段了。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密集發布公告,提醒投資者警惕以“股票知識分享”“大宗交易”等為幌子的非法金融活動。從公告內容來看,不法分子大多冒用基金公司名義,通過搭建虛假投資平臺、仿冒官方App,誘導投資者充值匯款甚至轉賬至個人賬戶,從而實施詐騙。等投資者發現不對勁時,不法分子早已卷錢跑路。
21世紀經濟報道
胡潤拿絕版Labubu換了輛“價值百萬”的車 張朝陽悔了
近日,“張朝陽后悔送回絕版Labubu”的詞條沖上熱搜。6月15日,胡潤發視頻透露了這個絕版Labubu的新去向。
618家電渠道加速分層:線上巨頭落地 家居賣場升維
今年618前夕,紅星美凱龍2.0電器館全國首館在上海開業,布局以中高端電器為主,并引入生活電器、零碳綠能產品等。截至2024年底,紅星美凱龍在全國115個核心城市,打造了150家以上的智能電器生活館,電器總經營面積突破150萬平方米,經營面積占比10%。
第一財經
行業熱議車企賬期 供應鏈金融工具該背鍋嗎?
盡管目前已有近20家車企宣布將供應商賬期統一至60天內,但市場仍有擔憂和顧慮:一是多數車企并未明確60天賬期起止時間的計算規則;二是在支付方式上,目前車企非現金支付方式主要有票據(銀票、商票)和應收賬款電子憑證。尤其是后者過去缺乏監管、信披不透明,在汽車、建筑等領域被部分核心企業濫用,久遭詬病。
一財社論:讓金融正本清源方可防風險、注活力
今年以來對社融貢獻最大的是政府債券。前五個月政府債券凈融資6.31萬億元,同比多增3.81萬億元,幾乎與前五個月社融3.83萬億元的同比多增規模相當。其中,各級政府發行的置換債券貢獻最大,預計今年已發行的置換債券對應置換的貸款約2.3萬億元。
經濟參考報
機構頻繁調研上市城商行 深挖自身競爭優勢
隨著銀行板塊持續走強,投資者對上市銀行的關注度不斷升溫。6月以來,多家城商行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機構圍繞信貸投放、中收拓展等經營議題展開交流,深入挖掘銀行競爭優勢。
求“新”務“實” 中非經貿博覽會釋放合作新潛能
主題為“中非共行動逐夢現代化”的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6月12-15日在湖南長沙舉辦。與非洲相隔萬里的古城長沙,再次進入“非洲時間”。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鍵字:
北金期貨 / 期貨 / 網上開戶 /
相關新聞